CUHK MA in CLA在港学习、生活浅谈
发表于:2013-03-13 11:57     类型:生活在香港

Julia服部

香港留学版资深版主,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专业。

申请高峰来临,自己在CUHK语言学系的CLA项目第二个学期的学习也已经走入正轨。这里,我将对于中大语言学系MA in CLA项目的各方面情况以及香港的生活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也给今后有类似申请意向以及录取的筒子们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信息和参考。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跟帖提问,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我会不定期补充。 [b]一.生源与课程概况[/b] 中大的的语言学部(全称为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MA项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另一个是linguistics.前者的课程设置比较接近大陆高等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后者是普通语言学专业。据说普通语言学专业毕业之后有个英语教师的证书之类的东西,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门会在快毕业的时候再跟具体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 接下来,我就我们所接触的语言学基础课程的情况做一下简单的介绍。总体上来说,中大语言学部MA两个项目均较为理论,也适合有意继续申请MPHIL或者PHD的同学。课程的内容都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为基础。两个项目的同学在首个学期都是在一起上基础课程的,第二学期时,学生们会根据方向会有所分流。两个项目的主干课程的简介在中大语言学部的主页上叙述的已经比较清楚了,大家先去学部的主页浏览,了解其主干课程。从生源构成来看,内地学生占大多数。(因为该项目主要的培养方向还是普通话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么吼吼~)这两个项目跟CUHK其他项目的录取不尽相同,有一个提前批次的录取。 很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系里的老师亲自去内地的定点学校招来。各种方法录取的两个专业的学生总共8、90左右,local学生的比例很小。11fall似乎定点的高校更多了。北京 ,上海,西安,广州,江苏,湖南,武汉等等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考核方式统一改成电面和emal笔试了。所以自己提交申请材料的竞争会比以前更激烈。大家要加油咯。 第一学期CLA和LIN一起念一些基础课程。包括语音和音系学、句法学、一语习得、手语基础等。CLA的课大致就是汉语句法,汉语语音和音系,一语习得,社会语言学,手语。第二学期CLA的课程主要就是二语习得、汉语语音学、汉语句法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从师资方面来看,local、内地、外籍老师都有。讲课风格不尽相同。以我们的program leader DR FU为例,他教语音学课时就总是神采飞扬。(虽然有些内容我们是。。。。。。。。。。真的不懂T.T)每天看到他都是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样子。而顾阳老师则比较严谨,上Syntax的课的时候都会被她的各种复杂的树形图和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给震到。教语言习得的YIP老师是个local,虽然她的港式英语有点难懂,但是学术能力真的很强。并且他的老公是英国人,HKU语言学系的发考题,从事古英语研究,两人生了三个孩子,还可以供他们进行一语习得和bilingualism的研究,实在是太有爱了太有爱了。。。。 这学期美国的汉学家顾百里先生来中大做客座教授,教授我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门课。其人是威廉姆斯大学的教授,据说曾经教王力宏汉语,hoho~他的普通话真是相当不错,“打盹儿”儿化神马的变调都非常清晰。不过可能是在台湾念过硕士的关系,他的普通话总觉得带一些台湾腔,呵呵。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海外华语教学,其课程会带给我们一些比较实用的教课技巧和教材选择评价等方面的。 再有就是传说中的Thomas Lee,主要研究语言习得,然后各种牛掰的么。治学严谨、风趣幽默,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之严格。令很多同学是又爱又恨啊,吼吼~ [b]二.项目特色与学习情况[/b] 传说中的CLA相当之push,每周都有许多reading和asssignments。论文和考试也是一轮接一轮的狂轰乱炸。不过也正是因为每周都有作业讨论与反馈,到学期末的时候也不会特别紧张,很少出现压着一堆paper要赶的情况。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是有的嘛。 该项目有两个比较合我意的特色,一是绝大部分的课程在每次课都设置了一个小时的tutorial,由TA主持同学们做一些课堂练习,同学们也可以在这时候提问题,对课堂上没有听懂或者理解的部分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二是系里给每5-10个学生都配备了一个adviser,定期跟同学们见面,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反馈一些意见、建议和信息。上学期大部分的课程都在晚上,学期末有同学向老师反映回家太晚,耗时过长,影响休息等等。这学期的课程的时间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大部分的课程都安排在了下午。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大家对proarm的课程安排、作业神马的有一些合理意见和建议可以考虑通过预约面谈、email等形式向program leader反映,不用事事逆来顺受。有些权利这的是争取才有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么。 [b]三.毕业后的出路[/b] 大家可能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其实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出路不外乎三条么。继续念个MPHIL/PHD,当对外汉语老师,做跟这个专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其实文科专业的出路都差不多,大家懂的=。=)中大语言学系的Mphil一般木有人本科毕业直申成功的(据说近5年来有个北大的学姐成功鸟,但人家是北大啊,北大啊,啊啊啊啊)。很多人都是念了MA之后继续申请的,所以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第二学期写论文的时候也要好好表现。可以在入学前就查好系里面导师的研究方面,来了之后修课,写论文之类的活动也尽量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靠。其余陶瓷之类的,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啦。 至于做中文教师这条路,可以留港去国际学校、中小学教普通话科。上一届就有不少学姐留在香港的教育或者培训机构教普通话了。如果大家有这种打算的话,可以来念了之后多方了解相关的信息。每年有一个名额推荐去Brown U教本科生中文。第三学期也有一个在港中大实习项目的选拔,不过入选的人数也是屈指可数。所以大部分同学还必须自力更生,另谋出路。 暂时先写这么多,以后我会根据提问不断编辑新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