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申请失败后的Gap Year
发表于:2014-05-10 11:52     类型:留学综合

huimie

寄托人文社科版版主,昵称酒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突然很想说说这个话题。[/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最开始,我申请的是2012fall,结果对于转专业的学生还不错。最终,我拒掉了UCLA东亚MA和Penn东亚PhD的AD,选择了芝加哥的MAPSS项目。可惜因为一些原因,我在9月初选择了Gap Year。[/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当时非常绝望:[/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从3月到9月的半年时间,囿于毕业论文以及其他一些事情,在学业上努力不大,几乎没什么进步。这样,我又怎么能够期待一个更好的申请结果呢?[/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拿到offer之后就向诸位教授报喜,这时候再回头找他们要推荐信似乎……[/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另一方面,父母从欢喜到失落,我也觉得很对不起他们。[/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那段时间,整个人都陷入了anti-social的状态,除了几位好友,基本不与人见面、甚至交流;在家看看书,但大多数都在无所事事。比较庆幸的是,从一位朋友处知道了两个在学校的兼职、工作信息,知道接下来的两年会有个去处。没错,两年。[/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因为没有底气,最初计划用2012学年多充实自己,以进行2014fall的申请。而Simon在这个时候鼓励了我。事实上,从很早开始,一直是Simon在鼓励我、督促我、鞭策我。现在,我已经记不得具体的话,但闭上眼睛,那种被激励的幸福感依旧在那里。——今年,他如愿去了梦校,并开始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可喜可贺。[/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为了不让这帖变成没有读者的感谢帖(Simon君,以及之后希望感谢的JJ、P.Tu、L Boss等都不上GT),说说经验或者教训吧。[/font] [hr]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 Year一年的优势:[/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1、对申请的熟悉:文书怎么写?什么时候交GT成绩?要不要陶瓷?怎么联系小米?如何提交推荐信?怎么网申?哪些学校的哪些项目有奖学金?通过上次(自己的和同申的人)的结果,自己大概在怎样的档次?面试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发offer?……经过一次申请(哪怕有些人第一次是通过中介),对申请的过程和技巧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更好的打磨自己的申请。[/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在对方大学的朋友。无论是本来学校的同学,还是在申请时认识的伙伴,他们很多人都已经成功去了目标学校。你可以通过他们,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以及国外的研究生生活(与“请教”学长学姐不同,你们的“交流”能够更加自然而深入)。——当然,对于擅长社交的人来说,这或许并不成其为优势——这里也为传说中水水的哥大东亚MA做个广告:他家真的实力雄厚,如果善加使用也能受益匪浅,而且第二年学费会大降,并不是两年都是4w。[/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3、更加成熟的心态。Gap的一年会迫使你脱离象牙塔,在社会上寻找兼职、甚至工作,这对于计划申请历史、哲学等纯人文学科、缺乏社会历练的学生(如我)是颇有裨益的。这一点上,我比较好运,离家在北京某高校找到了兼职,L boss非常nice,能够让我在最初的几个月全身心投入申请,而没有太多工作负担。新的朋友、优秀的学者,甚至南北差异都让我多少更进一步;高校的环境相对单纯,但帝都的政治氛围、有欺诈习惯的同租人、正式开始工作之后的手忙脚乱、以及最重要的“今年一定要申请上”的心理压力都让自己更加了解世态人情。[/font] [hr]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 Year(想象中)的坏处:[/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1、这一年怎么解释?不用解释,他们并不关心你为啥大学结束后才申请,你可以根本不说。如果你做的工作与申请相关,也可以在PS中将之解释为自身的优势(比如你做的与教学有关,可以以此争取TA)。[/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对于亲友:亲身体验也说明,不难解释。[/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失学少女、待业青年。这一年无所事事?在此推荐几个选择:[/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甲、兼职,以申请为主。这里,工作的目的仅仅是和社会接触,故而最好在学校附近(可以进图书馆查资料,也方便重写Writing Sample;也可以去学校蹭蹭课、听听讲座【这一年很可惜的就是生在全国最高的学府之一,竟然没有旁听多少课……】)。这样,从兼职好找的程度、和学校的质量,建议北上广等城市。这些地方生活费很高,如果要全新投入申请,需要家里的财务支持。[/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乙、全职+业余时间申请。我周围有这样依旧成绩很赞的姑娘,今年的faysky也是其中之一。可以更加独立,但非常辛苦,需要不一般的毅力,以及,辞职的决心。不过,说不定工作之后发现自己更适合商场、政界或者其他某个行业。[/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丙、如果你(家里)很有米……为什么不出国、至少在新东方等上一年语言学校呢?可以是英语,但日语、法语,乃至西班牙语等与人文社科相关性很高的语言可能是更大的优势。同时,日本的硕士训练也非常不错,可以去看看,欧美并非唯一的选择。(这和在学校旁听异曲同工,但更加有效率)。同理,进行一些一直想进行的培训,比如烹饪etc也是不错的选择。[/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丁、特别是当你不需要/不打算重写ws的时候,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风景靓丽的地方书写个人陈述,也很美好。不过,这也与MA的SOP/PS学术性不强有关…… 情报:有一种“在青年旅社做义工”的想法,在青年旅社每天工作3-4小时,获取免费食宿、甚至少量工资,具体欢迎百度。[/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3、浪費時間?如果這一年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想法,那絕對是值得的。[/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現在生活較好的中國人活上80並非難事,我們這一代提升到90也非常有希望。如果用數年的時光探索到之後2/3,甚至3/4的人生的合適的方向,又有什麽不值得呢?^ ^再換一個角度,作為一個旁觀者,你會因為比爾蓋茨20歲創辦微軟,而喬佈斯21歲才建立蘋果,而認為後者不如前者嗎?(匆忙之間想不出很好的例子,歡迎補充)[/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只要努力生活,時光就是有意義的。[/font] [hr]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 Year可以/需要做些什麽(主要針對用於申請的gap year):[/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1、反省申請:我上次有哪些不足,或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希望有怎樣的變化?我應該怎麼做?[/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聯絡、維持、變更推薦人。[/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甲、原因可能是並非所有推薦人都願意第二次為你提交推薦信。當我9月確定不得不gap之後,就及時以郵件或電話的形式告知推薦人們。兩位教授迅速表示願意,而我分量最重的兩位推薦人則一直沒有回覆……這樣的情況下,我聯繫了另一位教授,他願意支持(但他也表示自己不熟悉當今學界,幫不上什麽忙),三封推薦信在此才勉強集齊。[/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但我也沒有放棄,每次申請準備有重大突破的時候——比如選校完成、PS基本定稿、WS基本定稿——都會給兩位沒有回覆的教授報告情況,并儘量減少選校數量。在12月初,我把申請的學校減少到4所時(其中一所有兩個項目;還有一所沒要那位教授的推薦信;1月初又因為某些原因申請了Yale),其中一位教授回覆了,表示願意支持我。當時真的欣喜若狂。而另一位教授則一直沒有回覆,我唯一知道的是他的郵箱沒有任何問題,今年也有給其他人寫推薦信。[/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BTW,最好聯繫4位推薦人:許多學校都允許提交3-5封推薦信;有些大牛/忙碌的推薦人不願意提交太多推薦信,可以讓他們提交重點的幾所;即使是初次申請,也可能有推薦人鬧失蹤(請參見今年的GT訪談)。[/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乙、當然,原因也可能是之前的推薦人太弱,需要更強勢的推薦人。但這一點對許多朋友不適用,因為對於絕大多數國外學校,中國的老師若非海外背景非常強、非常知名,其推薦信的作用約等於零,如果只能拿到國內的推薦信,換與不換區別不大。[/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在此提供經濟(?)且容易拿到海外推薦信的方法:暑期課程。我知道的有人大、北大的暑期課,和校內宣傳得沸沸揚揚的SIE、輔仁。這些都是接觸國外教授的機會,前兩者尤其推薦。雖然費用略高(人大6000,北大2000左右,後兩者可能上萬),比之出國交流或者遊學還是實惠不少。[/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PS:也別忘了提前辦好出國成績單。[/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接觸學界和職場:我對所在的領域真的瞭解嗎?我真的希望這個方向嗎?這個領域有哪些學者呢?學術是否是我唯一的道路?在職場我可能有哪些方向?[/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在此看來,前往一個學術、職業氛圍較濃的城市是很好的選擇,即使那個城市你可能沒有生活過。另,如果不能迅速適應新的中國城市,又怎麼能期待在語言困難(即使T100+,G600+/160+也不代表真實的口語、閱讀實力)的外國迅速進入學習狀態?[/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 Year的一年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反省、重认识自己研究兴趣的机会。虽说拿到结果之后的半年没做太多有益的事情,多少也读了一些学术专著。在坚定了对宋代和社会史方向的兴趣的同时,也发现女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话题,我或许不想以此做PhD的方向,至少在硕士阶段,我希望能够多了解这个领域。這次思考也促使我將MA作為申請方向(去年只拿到了一個phd ad也是原因):我希望拓展非學術的可能性。[/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3、享受生活:旅行吧![/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Ends.[/font] [hr]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題外話:[/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這篇文章是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陸陸續續完成的,多是有感而發。如果細看,邏輯或有不連貫的地方,也或許有些地方有未竟之言(當時想說但沒時間,而之後續寫時又忘了)。[/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我的申請主要是2012和2013fall,這兩年中,遇到的gap人士頗多,有的後來去了chicago政治學phd、有的拿到了數個現代文學的全獎offer、還有申請上了harvard社會學phd。他們gap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gap過,也獲得了有益的人生體驗。(在此也可參見樓下的不少精彩留言)[/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 Year不是世界末日,不是失敗者的逃避所,而是一種特殊的、奇妙的生活。[/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013年7月15日補充:[/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今天看到一封頗有意義的站短,主要內容如下:[/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gap中……但是……现在还是提不起精神来准备申请,对自己好失望。。。不知道楼主有没有什么推荐,或者小组之类的呢?[/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回答(節要):[/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小組對我不是特別有用,記得豆瓣的“學術女”挺不錯,不知現在是否依舊保留著學術風格。[/font] [font=Verdan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更有效的,是找到一位一同申請,但方向不同【避免競爭心態】的好友,相互激勵、督促。若有一位朋友即使沒有申請,也願意啊功課之餘幫助、提醒你,那就最好不過了。[/font]